冯学荣趣说历史:兵勇,大洋,烽火戏诸侯,孟姜女
兵勇,大洋,烽火戏诸侯,孟姜女
01
我们从电视、电影里面看到的清兵形象,大家注意到没有:
有的清兵胸前写的是“兵”字。
有的清兵胸前写的是“勇”字。
请问,为什么有的写“兵”?有的写“勇”?
“兵”和“勇”,有什么区别呢?
其实简单地说,就相当于“警察”和“辅警”的区别。
在清朝的时候,正规军有两种:
一种叫八旗,一种叫绿营。
其中,八旗是满洲兵,绿营是汉族兵。
八旗和绿营,都是正规军,他们的胸前,都写的是“兵”。
他们都是具有“国家编制”的正式军人,是定期领国家正式军饷的。
八旗兵和绿营兵,当时叫“军户”,也就是说,世世代代,不能做别的,只能当兵。
但是呢,时间久了,八旗兵、绿营兵,逐渐都腐败了,因为平时安逸惯了,几代人下来,人就废了,平时操练做个样子还可以,一旦上了真正的战场,已经不能打仗了。
所以,到了打太平天国的时候,八旗兵、绿营兵,都派上去,但是,都不中用,都被太平军打得落花流水。
这个时候,曾国藩“丁忧在家”,清政府叫曾国藩在湖南老家,组织湖南的农家子弟,组成一个临时的“非正规军”,去打太平天国。
这种“非正规军”,没有国家正式编制,所以当时不能叫“兵”。
只能叫做“勇”。
当时也叫“乡勇”、“练勇”,“湘勇”。
他们的胸口,写的不是“兵”字,而是“勇”字。
“湘勇”,后世人称“湘军”,打完仗之后,就必须解散,因为,他们没有国家编制,不是正式的国家军队,都是临时组织的,一旦战争打完,就要解散。
这就是为什么,攻破天京之后,曾国藩要主动上奏朝廷,请求准许裁撤“湘勇”,也就是湘军。
因为“湘军”本身就是临时招募的,它不是国家正规军,没有编制,一旦事儿办完,就要解散。
这就是清朝时期,“兵”和“勇”的区别。
简单地说,“兵”是正式工,“勇”是临时工。
或者说,“兵”是正规军,而“勇”是合同工。
也可以说,“兵”相当于是美国海军陆战队,而“勇”则相当于是美国黑水保安公司。
大家,都看明白了吗?
好了。
那么,问题又来了:
既然“兵”是正规军,而“勇”是团练,那么为什么在晚清时期,“勇”比“兵”更能打呢?
“兵”是正规军,按道理应该比“不正规”的“勇”更能打才对呀。
答案可以一言蔽之:民营效率优于国营。
别笑。
仔细想之,是不是这么回事?
其实,就是这么回事。
02
喜欢读历史、喜欢看历史类电影的朋友们,都很熟悉“一块大洋”这个词。
试问:
清末民初那会儿,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把当时的银币,称为“大洋”呢?
事情是这样的:
明清两代以前,中国是没有银币的,当时我们中国人要么用铜钱,要么用银锭、碎银,偶尔用银号的银票,总之,没有银币。
你没有看错,中国原本是没有银币的。
后来到了明清两代,西班牙人铸造了银币,也叫银圆,在对华贸易中,西班牙客人拿出西班牙银币,给中国人支付货款。
中国人收了。
读到这里,你也许会问:
西班牙银币,是西班牙人用的货币,我们中国人怎么能收它呢?
收了又有什么用呢?
答案其实很简单:
因为西班牙银币,是用真正的银做的。
而且,成色还挺高,最高的可以去到93%左右的纯度。
它是银子。
西班牙银币,它长什么形状,不重要,它是哪国的货币,也不重要,重要的是:
它是银。
只要它是银,我就可以收。
因为银是硬通货。
手上拿着银子,我根本不怕的,就算没人要,我把它熔了,很容易就打成银锭。
所以,既然西班牙银币是真正的银子做的,我们的祖先,也就敢收。
于是呢,大量的外国银币,涌入中国。
最初最流行的,是西班牙的银币(本洋、佛洋),后来呢,又有墨西哥的银币(鹰洋)涌入。
这些外国银币,由于是洋人的钱,所以我们当时的中国人把它们叫做银洋、洋银、洋钱、光洋、大洋钱。
其中,“大洋钱”喊得最多,而且喊着喊着,把“钱”字省略了,喊成“大洋”了。
换句话说,“大洋”,就是“大洋钱”的简称。
“大洋”这个名词,就是这样来的。
而且,当年的中国人逐渐发现,这些“大洋”,其实比我国自己的碎银、银锭更好用,为什么呢?
因为碎银每次要秤重,很麻烦,银锭剪碎之后,要回炉锻造,也麻烦。
但是“大洋”就没有这些麻烦,它是一个一个圆圆的东西,有各种面值,很方便找赎。
所以到了后来,大家都爱用大洋了,而碎银、银锭什么的,大家渐渐地,也就不爱用了。
那么,旧中国的一块大洋,值多少钱呢?
答案是:
清政府倒台、民国初立的时候,一块大洋,大概相当于我们今天人民币800块的购买力。
但是,由于通货膨胀的缘故,8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,一直下跌。
从800多元人民币,跌到400块。
而且还继续下跌。
到了1948年,一块大洋,大概也就只有我们今天人民币200块左右的购买力了。
说到这里,就回答了许多历史爱好者的问题了:为什么在清末民初,外国人的钱币,可以在中国流通?答案就是:因为它们都是银,而至于它是哪国的货币,谁在乎?没有人在乎。
03
我们从小就听说过“烽火戏诸侯”的故事,说的是:
周幽王有个他非常宠爱的王后,叫褒姒,褒姒笑起来很好看,但是她性格冷淡,不太爱笑。
周幽王为了博取褒姒一笑,他把褒姒带到烽火台上,点火,冒称有外敌入侵。
周幽王的诸侯们,看到烽火,立马带兵赶过来,救大王。
但是,来到了才发现是假的,褒姒看到一众诸侯被周幽王耍的团团转,她感到非常可笑,于是,终于笑出来了。
周幽王很开心。
可是后来有一回,外敌真的入侵了,周幽王燃起烽火,紧急求救。
可是诸侯们都不想再被耍,于是没来救他,结果,西周灭亡了。
这个故事听起来,是不是很有趣?
但是,大家知道吗?这个故事,其实,并不靠谱。
首先,这个故事与历史资料不符。
最早记载周幽王逗褒姒一笑的,是史料《吕氏春秋》,而在《吕氏春秋》里面的故事版本,说周幽王想逗褒姒笑,原文是“击鼓戏弄诸侯”。
是“击鼓戏诸侯”,是打鼓,而不是放烽火。
也就是说,“烽火戏诸侯”的故事从历史资料的最早的第一个出处,就是失真的了。
其次,无论是放火呼唤诸侯也好,击鼓呼唤诸侯也好,在当时都是不现实的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?
因为,西周的疆域,东西延绵几乎上千公里,周幽王的诸侯们,分散分布在上千公里的领土上,根本就不是烧个烽火、擂个牛皮鼓,就能通知到的。
所以,且不论诸侯根本看不到你的烽火、听不到你的鼓声,就算他们看到了、听到了,紧急动员部队出发,再怎么快,也要几天、甚至十几天之后,才能赶到,而且,不可能那么多诸侯,都能同时赶到。
也就是说,在真实的世界里面,如果真有“烽火戏诸侯”的故事,那么故事的真实情节,必然会是这样的:
周幽王燃起烽火,和褒姒两个人在烽火台上,等着诸侯们前来被耍。
等啊等。
等了好几天,诸侯都不来。
褒姒说:大王,诸侯们怎么还没来啊,我都等烦了,我已经好几天没洗澡了,而且,大王,我再也不想在野外解大小便了。
大家想一想,是不是这样?
试问,周幽王能博褒姒一笑吗?并不能。
04
我们知道,现在中国内地排名前三的一线城市,是北上深。
北京,上海,深圳
对不起,广州的朋友,现在已经没有“北上广”了。
时代变了。
现在的中国,是“北上深”的天下了。
多有得罪了,广州的朋友。
那么,问大家一个有意思的问题:
在民国时期,中国排名前三的大城市,又是哪些呢?
答案是:上海、天津、武汉。
简称“沪津汉”。
现在是“北上深”,民国是“沪津汉”。
在民国时期,上海是当仁不让的中国第一大城市。
在当时,上海的GDP,占了全国GDP的66%,百分之六十六,非常霸道。
当时的上海,也是赫赫有名的远东第一国际大都市。
民国第二大城市呢,是天津。
民国时期的天津,是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,也是当时亚洲第二大城市。
这个,主要跟天津的位置有关。
天津靠近北京,而且靠海,方便交通。
当时的天津,集中了整个北方高官、富豪、贵族子孙的财富。
民国第三大城市,则是武汉。
民国时期的武汉,享有长江通航的便利,又是“九省通衢”,铁路、水路、公路,路路畅通,客商云集,货如轮转,也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大都市。
解放之后,天津、武汉,都跌出了中国前三名大城市的排名。
沧海桑田。
就好像在过去的10年里,广州因为发展滞后,跌出了中国大城市的前三名,是同一个道理。
世界上,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。一切,都在发展变化当中。
05
小说电视告诉你: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孟姜女,他丈夫范喜良被秦始皇强征去修长城,死在了那里,于是孟姜女去哭长城,把长城给哭倒了。
其实,这个故事,是一起讹传。
历史真相是这样的:
齐国有一个武将,名叫“杞梁”,杞梁死了之后,他的妻子很悲痛,常去哭坟,被人看见,于是被人传为佳话。
后来,杞梁的老婆哭坟的事情,被无聊文人写成小说,进行艺术加工,说成了“哭崩城墙”。
然而,这仅仅是讹传的第一步,后世文人进一步以讹传讹,将“杞梁”讹传成“喜良”,后来又给“喜良”安了一个姓,叫做“范喜良”,最后又给范喜良的老婆安了一个名字,叫做孟姜女,“哭崩城墙”又被无聊文人进一步篡改为“哭崩长城”。
一代一代,以讹传讹。
最后,就变成了孟姜女哭崩长城了。
是不是很荒诞。
对,我们的世界,就是如此荒诞。
冯学荣将于5月15日下午在上海举办线下讲座活动,欢迎参加,识别下方海报内二维码报名
莱特兄弟,喇叭正露丸,蒋纬国,北洋水师,汉语的声调
黄河文明,曹冲称象,斯里兰卡,热河省
石达开,施琅,女真人,李秀成落网
越南船民、溥仪晚年、日本忍者、不到长城非好汉
郑和下东洋、倭寇、紫禁城、天子守国门
三教九流,常凯申,高句丽,蛮夷,牛津,冼夫人